关键词“不问黄芽肘后方,妙道通微怎生说”出自宋代诗人白玉蟾的《赠赵县尉》,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原文:
赠赵县尉
宋 白玉蟾
不问黄芽肘后方,妙道通微怎生说。
君家自有长生药,何须向外求仙诀。
作者简介:
白玉蟾,南宋时期著名的道士、诗人、书画家,全真道南宗五祖之一,原名葛长庚,字如晦、紫清,号海琼子、海南翁、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等,他博学多才,精通儒释道三家学问,诗词书画皆有所成,尤其擅长内丹修炼和符咒法术。
译文:
不去询问那黄芽肘后的长生秘方,玄妙的道理如何通达微妙又怎么说得清呢?你家本就拥有长生的药物(指内心的修养和道德),又何必向外去寻求那些成仙的秘诀呢?
释义:
黄芽肘后方:指道家炼丹求仙的秘方。
妙道通微:指玄妙的道理通达微妙之境。
长生药:比喻内心的修养和道德,是真正的长生之道。
赏析:
这首诗以赠友为题,却寓含了深刻的哲理,诗人通过否定向外寻求长生秘诀的做法,强调了内心修养和道德的重要性,他认为,真正的长生之道不在于外在的丹药和法术,而在于内心的修炼和道德的提升,这种思想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返璞归真”的哲学理念,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洞察。
创作背景:
白玉蟾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往往寻求长生不老、超脱尘世的秘诀,白玉蟾却认为,真正的长生之道不在于外在的丹药和法术,而在于内心的修炼和道德的提升,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创作的,旨在提醒人们不要盲目追求外在的仙丹妙药,而应该注重内心的修养和道德的提升。
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道家哲学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他在动荡时代中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