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包含关键词“混元海底隐生伦,内有黄童玉帝名”的诗出自明代诗人张三丰的《无根树》,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原文:
《无根树》
明·张三丰
无根树,花正幽,贪恋荣华谁肯休。
浮生事,苦海流,无限猿声啼夜愁。
谁识得,神仙诀,快乐逍遥永不竭。
功成行满朝玉京,腾云驾雾赴蟠桃。
无根树,解颠倒,不向人间争宠辱。
沉沙底,光明照,直至无为方得了。
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
只因贪恋此红尘,误了长生路一条。
无根树,花正繁,美满前程巧手牵。
不放空,行满功,即赴蓬莱朝玉殿。
混元海底隐生伦,内有黄童玉帝名。
神室居来尽是道,一任旁门乱纷纷。
作者简介:
张三丰,名全一,字君宝,号三丰,辽东懿州人(今辽宁阜新),是元末明初的著名道士、思想家、文学家、武术家,被尊为武当武术的开山祖师、太极拳祖师、道家学说集大成者、丹道修炼的祖师,他一生行踪不定,游历四方,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和诗作。
译文:
(仅针对包含关键词的部分)
混元海底隐藏着生命的奥秘,其中有黄童(指道教中的童子)和玉帝(指道教中的最高神祇)的名字,在神室(指修炼的场所)中居住,所接触的都是道法,任凭那些旁门左道如何纷扰,也动摇不了修炼者的决心。
释义:
这首诗通过“混元海底隐生伦,内有黄童玉帝名”等句,表达了道教中关于生命起源和修炼成仙的深奥哲理,混元海底象征着生命的根源和宇宙的奥秘,黄童和玉帝则是道教中的重要神祇,代表着修炼的目标和境界,整首诗强调了修炼的重要性,以及面对旁门左道的干扰时,修炼者应有的坚定信念。
赏析:
张三丰的这首诗以无根树为喻,生动地描绘了人生的无常和修炼的艰辛,诗中通过对比红尘的浮华与修炼的清净,强调了修炼对于实现长生不老和超脱世俗的重要性,诗中也体现了张三丰对于道教哲学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对于修炼方法的独到见解,特别是“混元海底隐生伦,内有黄童玉帝名”等句,更是将道教的深奥哲理与修炼实践相结合,展现了张三丰作为道教大师的深厚修为和卓越智慧。
创作背景:
张三丰生活在元末明初的动荡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心浮躁,在这样的背景下,张三丰通过创作这首诗,旨在引导人们摆脱红尘的束缚,追求内心的清净和超脱,他通过描绘无根树的形象,寓意人生的无常和修炼的必要性,鼓励人们坚定信念,努力修炼,以实现长生不老和超脱世俗的目标,这首诗也反映了张三丰对于道教哲学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以及他作为道教大师的深厚修为和卓越智慧。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张三丰的生平事迹和诗作流传较广且版本众多,以上解析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在理解和欣赏这首诗时,建议结合更多的历史资料和文献进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