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古诗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其二)
宋·陆游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莫怪瑶池消息稀,只缘尘事隔天机。
梦回何处寻芳草,依旧当年旧路微。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城南的小路又迎来了春天,只见路边的梅花依然在盛开,可是却不见当年在此相逢的亲人了,玉骨般的身姿早已化作了泉下的尘土,而你当年留下的墨迹,却因尘封在壁间而依然清晰如初,不要责怪瑶池仙境的消息为何如此稀少,只因为尘世间的纷扰与天机相隔遥远,梦中醒来后,我该去哪里寻觅那芬芳的芳草呢?依然是当年那条熟悉而又略显陌生的小路。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梦游沈氏园亭的情景,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和无法再会的遗憾,诗中“莫怪瑶池消息稀,只缘尘事隔天机”一句,以瑶池仙境与尘世相隔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巨大鸿沟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以梅花为引子,勾起了对逝去亲人的回忆,并通过“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的描写,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永恒之间的矛盾,而“莫怪瑶池消息稀,只缘尘事隔天机”一句,则巧妙地运用了仙境与尘世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对理想世界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陆游与唐婉本是一对恩爱夫妻,但因陆母不喜唐婉,二人被迫分离,后来唐婉改嫁赵士程,陆游也另娶他人,陆游对唐婉的思念之情却从未断绝,在一次梦游沈氏园亭时,他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的诗作,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深深怀念,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婚姻自由的限制和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