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林馀景没,近水微凉生。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映林馀景没,近水微凉生”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晚秋夜坐》,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映林馀景没,近水微凉生。出自哪首诗?

原文

《晚秋夜坐》

唐·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映林馀景没,近水微凉生。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我安静地端坐在家中,不外出走动,满眼望去都是远处的云山,太阳在飞鸟的旁边落下,秋天的原野上人们都已归家,显得格外悠闲,远远地知道在那遥远的树林边际,已经看不到我这屋檐下的景象了,夕阳的余晖映照在树林上,景色渐渐消失,而靠近水边的地方,已经微微生出了凉意。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晚秋时节,端坐家中,静观自然景色的情景,诗中通过落日、秋原、远山、近水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清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内心的闲适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晚秋时节的宁静美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落日、飞鸟、秋原、远山、近水等自然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诗人也通过“端居不出门”、“满目望云山”等诗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闲适和超脱,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净化。

创作背景

王维一生信佛,常居辋川别业,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晚秋时节,独自坐在家中,静观自然景色,有感而发所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美景,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闲适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

《晚秋夜坐》是一首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的古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闲适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