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出自汉代繁钦的《定情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原文
《定情诗》
汉·繁钦
我出东门游,邂逅承清尘。
思君即幽房,侍寝执衣巾。
时无桑中契,迫此路侧人。
我既媚君姿,君亦悦我颜。
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
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
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
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
何以结中心?素缕连双针。
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
何以慰别离?耳后玳瑁钗。
何以答欢忻?纨素三条裙。
何以结愁悲?白绢双中衣。
与我期何所?乃期东山隅。
日旰兮不来,谷风吹我襦。
远望无所见,涕泣起踟蹰。
与我期何所?乃期山南阳。
日中兮不来,飘风吹我裳。
逍遥莫谁睹,望君愁我肠。
与我期何所?乃期西山侧。
晻晻日欲暮,愁思出门辙。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
音知不可逝,离心如此人!
作者简介
繁钦,字休伯,东汉颍川(今河南禹县)人,生年不详,卒于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以后,少以文章知名于世,擅长辩论,曾任丞相曹操主簿,后为陈留太守,他的诗作以抒情见长,善于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来表达情感。
译文
我走出东门去游玩,恰巧遇见了你,如同清风拂面,思念你时,我就如同在幽静的房间里,侍奉你,为你整理衣巾,虽然我们之间没有桑中之约(指男女私情),但在这路边相遇,也是一种缘分,我倾慕你的风姿,你也喜欢我的容颜,用什么来表达我的情意呢?我用金环绾住你的手臂,用什么来表达我的殷勤呢?我用银戒指套在你的手指上,还有耳环、香囊、手镯、美玉等,都是我用来表达对你的深情厚意的,我们约定在东山的角落相见,但直到太阳西下你都没有来,谷风吹动着我的衣裳,我远望却看不见你的身影,只能流着泪徘徊,我们又在山的南边和西边约定相见,但每次都失望而归,心中的愁苦难以言表,不是因为我织布迟缓,而是你家的媳妇太难做了!我摘来青草,编成同心结,想要送给你,我的知音,但知音难以长久,就像你离开我一样决绝!
释义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赠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从金环、银戒到明珠、香囊等,每一件物品都寄托了诗人对爱人的深情厚意,尽管诗人如此用心,但爱人却始终未能如约而至,使诗人陷入了深深的愁苦之中,诗人用“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来表达自己的无奈和决绝,暗示着爱情的破裂和无法挽回。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失落,通过一系列赠物的描写,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变化,诗中也蕴含着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和反思,诗人通过“君家妇难为”的感慨,揭示了女性在封建家庭中的艰难处境和无奈选择,诗中的“揽草结同心”等意象也富有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对纯真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在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繁钦作为一位文人,可能也经历了许多波折和挫折,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对爱情和人生的感悟可能更加深刻,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束缚,以及诗人对这种现象的批判和反思。
《定情诗》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哀怨的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无奈失落,这首诗也蕴含着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和反思,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