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一别行千里,来时未有期”出自唐代诗人贾岛的《李生弃官入道因寄》,下面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李生弃官入道因寄》
唐·贾岛
一别行千里,来时未有期。
寒灯孤影夜,深竹暗相窥。
雁过遥天尽,人归落日西。
寥寥空外意,都去与云齐。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人称“贾长江”,唐代诗人,范阳(今北京市大兴区)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译文:
自从一别之后你就远行千里,再回来的时候也没有确切的日期,寒夜里一盏孤灯映照着孤单的身影,竹林深处暗影里仿佛有人窥视,大雁飞过了遥远的天际,人却在夕阳西下时归来,心中那空阔无边的意绪,都已飘然与云齐平。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李生弃官入道的思念与感慨,首联写友人离别后的远行与归期不定,颔联描绘寒夜孤影与竹林暗影,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颈联通过大雁与人的对比,进一步突出友人的远离与归来的不易,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内心世界的理解,认为其心境已超然物外,与云齐平。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李生弃官入道的深切思念与感慨,诗中通过寒夜孤影、竹林暗影、大雁南飞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孤寂、凄清的氛围,与诗人内心的思念之情相呼应,诗人通过对友人内心世界的理解,表达了对友人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赞赏与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贾岛与友人李生的交往经历有关,李生在仕途上遭遇挫折后,选择弃官入道,追求精神自由与超脱,贾岛对友人的这一选择表示理解与支持,并写下这首诗以表达对其的思念与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对于仕途与人生道路选择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