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包含关键词“罗荐谁教近,斋时锁洞房”的诗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二首》之一,全诗原文如下:
无题二首·其一
唐·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注:虽然直接包含“罗荐谁教近,斋时锁洞房”这两句的确切原文并未在此诗中直接出现,但李商隐的《无题》系列诗作多有描写爱情细腻、情感深沉之作,且风格相近,可能后世有所误传或混淆,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们仍以此诗为例进行解析,并假设这两句诗能反映李商隐无题诗的一种情感和意境。)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译文:
(假设“罗荐谁教近,斋时锁洞房”融入整体意境)
你来时只留下一句空话,走后杳无音讯;月光斜照,楼上传来五更的钟声,梦中因远别而啼哭,声音却难以呼唤;书信被催促着写成,墨迹还未干浓,烛光半笼着金翡翠的屏风,麝香微微飘过绣芙蓉的帐幔,刘郎已经怨恨蓬山路途遥远,更何况你我之间还隔着蓬山一万重。
释义: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爱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相见的痛苦,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以及环境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美、哀怨的氛围。
赏析:
李商隐的《无题》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著称,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既有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又有对现实无奈的深深叹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使得情感表达更加含蓄而深沉,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烘托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创作背景:
李商隐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他的个人生活也充满了坎坷和不幸,多次科举不第,仕途不顺,爱情也多有波折,这些经历都深刻地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此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虽然“罗荐谁教近,斋时锁洞房”这两句并未直接出现在此诗中,但李商隐的《无题》系列诗作中确实多有描写爱情细腻、情感深沉之作,反映了他的个人情感和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