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出自现代诗人毛泽东所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下一句是什么?

原文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朝代:现代

作者: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作者简介

毛泽东,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译文

革命的暴风雨震荡着蒋家王朝都城南京,解放军以百万雄师突破长江天险,直捣南京城,虎踞龙盘的帝王之城南京今天更显得雄姿英发,天翻地覆的变化令人慷慨激昂,令人心潮澎湃,应该趁现在这敌衰我盛的大好时机,痛追残敌,解放全中国,不可学那割据长江南岸,建立割据势力的霸王项羽,自然界如果有知,它会体察到兴盛与衰败这条不可改变的法则,不断地变异、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前进,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释义

首联描绘了人民解放军渡江解放南京的雄伟场面;颔联赞颂了南京解放所取得的历史性胜利,抒发了欢庆南京解放的革命豪情;颈联概括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思想;尾联阐明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对全诗的思想做出哲理性的总结,全诗表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彻底打垮国民党反动派的信心和决心,表达了诗人解放全中国的必胜信念,格调雄伟,气势磅礴,雄壮有力。

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南京突然遭受了革命风雨的袭击,数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地势优异的南京城,今天的局面比往昔更加壮阔,天地间沧桑巨变,慷慨而激昂,应该趁此敌衰我盛的大好时机,痛追残敌,解放全中国,不可学那割据长江南岸,建立割据势力的霸王项羽,大自然如果有知,它会体察到兴盛与衰败这条不可改变的法则,不断地变异、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前进,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此诗首联描绘了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雄壮场面;颔联赞颂了南京解放所取得的历史性胜利,抒发了欢庆南京解放的革命豪情;颈联概括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思想;尾联阐明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对全诗的思想做出哲理性的总结,全诗表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彻底打垮国民党反动派的信心和决心,表达了诗人解放全中国的必胜信念,格调雄伟,气势磅礴,雄壮有力。

创作背景

1949年4月20日,当南京国民党政府最后决定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后,人民解放军立即发起渡江战役,23日晚,东路陈毅的第三野战军占领南京,毛泽东听到这个消息后,欣喜不已,于1949年4月23日写下了这首诗。

这首诗不仅是对南京解放的庆祝,更是对中国人民革命战争胜利的深刻总结和展望,展现了毛泽东作为伟大领袖的豪情壮志和深邃思想。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