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星河渐没行人动,历历林梢百舌声”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晨炊横塘桥酒家小窗八幅秋山》,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原文:
《晨炊横塘桥酒家小窗八幅秋山》
宋·杨万里
一店香分十里羹,
晓厨煎得石斑新。
星河渐没行人动,
历历林梢百舌声。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文学家、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语言通俗生动,自成一家,被称为“诚斋体”。
译文:
小店飘出的香气弥漫了十里长街,
清晨的厨房里煎着新鲜的石斑鱼。
银河渐渐隐没,路上的行人开始走动,
树林的梢头清晰地传来了百舌鸟的啼声。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时分,作者在横塘桥酒家所见的景象,首句写酒家的香气四溢,次句写清晨厨房的忙碌与新鲜食材的烹饪,后两句则通过“星河渐没”和“行人动”描绘了天色的变化与人们生活的开始,而“历历林梢百舌声”则以鸟鸣作为背景,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活力。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晨乡村的宁静与生机,前两句通过“香分十里羹”和“煎得石斑新”展现了酒家的热闹与生活的气息,后两句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将读者的视线引向更广阔的自然世界。“星河渐没行人动”一句,既表现了天色的变化,又暗示了人们生活的节奏与自然的和谐,而“历历林梢百舌声”则以鸟鸣作为点缀,使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万里在游历或隐居期间,途径横塘桥酒家时所作,他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将清晨乡村的宁静与生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展现得淋漓尽致,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杨万里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位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厚文学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