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原文:
《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
宋·陈亮
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
人病酒浓时,梦魂犹怅望,断鸿踪,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年华有恨幽窗底,春未老,人自愁空。
作者简介:
陈亮(1143年—1194年),字同甫,原名汝能,后改名陈亮,号龙川,学者称龙川先生,永康(今属浙江)人,南宋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陈亮力主抗金,反对和议,曾三次被诬入狱,绍熙四年(1193年)光宗策进士第一,状元及第,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厅公事,未及行而卒,年五十二,有《龙川文集》《龙川词》传世。
译文:
碧绿的天空如同帷幕,上面点缀着一缕红霞,槐树枝头,宿鸟啼鸣,冷烟缭绕,小楼中的女子面对晚妆却慵懒无力,菱花镜中映出她消瘦的容颜,她不知道为谁而心绪万千。
人因酒醉而病倒时,梦中仍怅然若失,追寻着那断鸿的踪迹,清香芬芳的花儿谁是它的伴侣呢?在那桃花丛中,点点红色点缀其间,年华逝去,心中充满遗憾,幽窗之下,春天尚未老去,人却独自愁苦。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女子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上片写自然景色和女子的愁绪,下片则进一步抒发作者的怅惘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和女子的内心世界,情感真挚而深沉,上片通过“碧幕霞绡一缕红”等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通过“小楼愁对晚妆慵”等句子,将女子的愁绪展现得淋漓尽致,下片则进一步抒发作者的怅惘和无奈,通过“人病酒浓时”等句子,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迷茫表现得淋漓尽致。“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等句子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词中流露出的情感来看,很可能是作者在某个春日黄昏时分,面对自然景色和女子的愁绪,心中涌起无限的感慨和无奈,于是写下了这首词,词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更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情感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