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梅花

宋·释行海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

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

作者简介

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他的诗作多抒发身世之感,风格清丽,有晚唐风味。

译文

每年的二三月间,梅花为何总是对着春风微笑?我想要再去寻找那梅花绽放的地方,但今晚连梦中都无法实现。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写梅花在每年二三月绽放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追寻之情,诗人又感到自己无法真正触及那梅花绽放的美好,只能在梦中追寻,而梦中也无法实现,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题,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出梅花在春风中绽放的美丽景象,诗人用“年年二三月”点明时间,用“底事笑春风”描绘出梅花的神态,既表现了梅花的美丽,又赋予了梅花以人的情感,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追寻和无奈,通过“剩欲相寻处”和“今宵梦亦空”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失落和哀愁,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咏梅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梅花有着深厚的感情,可能是诗人在某个春天,看到梅花绽放,触发了内心的情感,从而写下了这首诗,诗人身处乱世,身世飘零,可能也借梅花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释行海的《梅花》是一首意境优美、情感真挚的咏梅诗,通过描绘梅花的神态和诗人的追寻之情,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