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之无甚高论的成语解释

"卑之无甚高论"的成语解释是指见解或主张很普通,没有什么高明或新奇之处。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观点没有提出特别深刻或独到的见解,内容较为平庸,没有超出一般人的认识水平。

1、卑之无甚高论的释义

卑之无甚高论的成语解释

“卑之无甚高论”意指所说的话或提出的观点并不深奥或高明,多用来形容言辞或见解平凡无奇,没有特别的见解或高深的道理。

2、卑之无甚高论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文学》,原文是:“王卫军云,谢道韫诗,如《楚辞》,张湛曰:‘其犹蓝田生玉,本自润砻,良玉之为质也,亦何贵乎碧砧?’王曰:‘此言乃卑之无甚高论。’”这里王卫军(王弘)用“卑之无甚高论”来评价张湛对谢道韫诗歌的评价,认为其评价并不深刻或独特。

3、卑之无甚高论的例句

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不过是卑之无甚高论,没有提出什么新颖的观点。

4、卑之无甚高论的分解解释

- “卑”:低微、平凡。

- “之”:代词,指代前面提到的言论或观点。

- “无甚”:没有多少,不很。

- “高论”:高明的见解或言论。

5、卑之无甚高论的成语用法

该成语通常用于评价某人的言论或观点缺乏深度或创新性,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在句中可作谓语、定语,用于形容言辞或见解的平凡无奇。

6、卑之无甚高论的示例

在学术讨论会上,他的发言被大家认为只是卑之无甚高论,没有提出实质性的见解或建议。

7、卑之无甚高论的近义词反义词

- 近义词:平淡无奇、老生常谈、陈词滥调,这些词语都用来形容言辞或内容缺乏新意或深度。

- 反义词:真知灼见、高瞻远瞩、远见卓识,这些词语则用来形容见解深刻、有远见或洞察力。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