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柱之信是一个成语,其解释源于古代故事,形容守信不渝或爱情坚定不渝。它来源于《庄子·盗跖》中尾生抱柱守信的故事,后用以比喻坚守信约,至死不变,或形容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即使面临生死考验也绝不改变。
1、抱柱之信的释义:
抱柱之信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指坚守信约,至死不渝的坚定信念,它源于古代一个忠诚守信的故事,形容人对于承诺的坚守和执着,即使面临生死考验也不改变。
2、抱柱之信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故事讲述的是古代一个叫尾生的人与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但女子未至,而河水却开始上涨,尾生为了不失信于女子,坚守约定,最终抱着桥柱被淹死。
3、抱柱之信的例句:
他对待感情非常认真,一旦承诺便如抱柱之信,绝不轻易改变。
4、抱柱之信的分解解释:
- 抱:紧紧抱住,表示坚守。
- 柱:桥柱或柱子,此处指尾生所抱的桥柱。
- 之:助词,连接前后词语。
- 信:信用、信约,指尾生坚守的与女子的约定。
5、抱柱之信的成语用法:
抱柱之信通常用于形容人对于承诺、誓言或约定的坚守,表现出极高的忠诚度和责任感,它可以用作谓语、定语等,表达一种坚定不移的守信态度。
6、抱柱之信的示例:
在现代社会中,虽然很少有人会像尾生那样为了守信而牺牲生命,但抱柱之信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在商业合作中,双方都应坚守合同精神,做到言出必行,行必果,这就是抱柱之信在现代社会的体现。
7、抱柱之信的近义词反义词:
- 近义词:一诺千金、言而有信、信守不渝等,都表示坚守承诺、守信不渝的意思。
- 反义词:背信弃义、言而无信、出尔反尔等,表示违背承诺、不守信用的行为。
抱柱之信作为一个成语,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在现代社会,我们更应弘扬这种精神,做到言行一致,守信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