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宋·赵鼎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
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晶宫殿五云飞。
天公似怜人意,便挽回、和气做元宵。
作者及朝代
赵鼎(1085年-1147年),字元镇,南宋政治家、词人,河南洛阳人,宋高宗时曾任宰相,因反对秦桧议和而被贬至岭南,最终死于吉阳军(今海南三亚),赵鼎是南宋初期的名臣,也是一位有才华的词人,其词风清丽婉约,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作者简介
赵鼎早年进士及第,曾任地方官和中央官职,因直言敢谏而深得宋高宗信任,后任宰相,他主张抗金复国,与秦桧等主和派政见不合,最终被秦桧等人排挤陷害,贬至偏远之地,直至被害,赵鼎在政治上虽遭不幸,但其文学成就却为后世所传颂,尤其是他的词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译文
身在异乡,哪里知道岁月已经变迁,忽然发现春天已经悄然来到小桃树的枝头,这天涯海角般凄凉的地方,却让我记起了当年繁华全盛的时光。
花儿在风中摇曳生姿,月光如水般流淌,仿佛置身于水晶宫殿之中,五彩祥云缭绕,上天似乎也在怜悯我的心情,便挽回了一丝和气,让这元宵佳节充满了欢乐。
释义
这首词通过对比异乡客路的凄凉与当年繁华全盛的时光,表达了词人对故国的深深怀念和对现实境遇的无奈,通过描绘元宵佳节的景象,寄托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未来的希望。
赏析
这首词以元宵佳节为背景,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词人的复杂情感,上片写词人客居异乡,对岁月变迁的感慨和对故国的怀念;下片则通过描绘元宵佳节的景象,寄托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未来的希望。“天公似怜人意,便挽回、和气做元宵”一句,既表现了词人对天意的感慨,也寄托了他对现实境遇的无奈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赵鼎在贬谪期间所作,当时,他因反对秦桧议和而被贬至偏远之地,身处异乡,心中充满了对故国的怀念和对现实境遇的无奈,在元宵佳节之际,他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感受到赵鼎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