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睡起日高莺啭,画帘低卷,花影重重”,这些词句出自宋代词人秦观的《八六子·倚危樯》,以下是诗词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详细解析:
诗词原文
八六子·倚危樯
宋·秦观
倚危樯,恨如芳草,萋萋剗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
(其中含关键词的部分为:)
睡起日高莺啭,画帘低卷,花影重重,倚遍危楼十二阑干,肠断泪盈盈。
作者简介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人,北宋时期大臣、词人,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学者称其为淮海居士,少从苏轼游,以诗赋见长,兼工词,作品情感细腻,音律谐婉,语言雅洁,尤善为婉约词,词集有《淮海居士长短句》《淮海词》等。
译文
醒来已是日头高照,黄莺在枝头啼叫,我轻轻卷起画帘,看见花影重重叠叠,我独自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心中愁苦,泪水盈眶。
释义
这段词句描绘了词人醒来后的景象和心情,日高莺啭,画帘低卷,花影重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词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寄托了自己内心的愁绪和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词人内心的情感世界,上片通过“恨如芳草”的比喻,表达了词人深深的离愁别绪;下片则通过“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等词句,展现了词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留恋,而“睡起日高莺啭,画帘低卷,花影重重”等词句,则以其生动的画面感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为了词中的亮点,这些词句不仅描绘了词人醒来后的景象,更通过景物的描写,寄托了词人内心的愁绪和思念之情,使得整首词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秦观在离别之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留恋之作,秦观一生坎坷,仕途不顺,多次遭遇贬谪和流离失所,这首词可能是在他被贬谪期间,面对孤独和离别的痛苦,而创作出来的,通过这首词,秦观表达了自己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留恋,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内心的愁绪和思念之情。
《八六子·倚危樯》是秦观的一首经典之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画面感,展现了词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而“睡起日高莺啭,画帘低卷,花影重重”等词句,更是成为了词中的亮点和经典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