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江畔观景
朝代:唐代
作者:李中
大鹏击水南风劲,忽地吹人落软尘。
江畔绿杨啼晓鸟,楼头红日映青云。
波光潋滟鱼游浅,山色空蒙柳拂频。
此景此情何处有,人间仙境在此身。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李中确有其人,为五代南唐诗人,但此诗并非其真实作品。)
作者简介
李中(约920年-约970年),五代南唐诗人,字有中,江西九江人,生平以文学著称,擅长五言律诗,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田园风光,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译文
大鹏鸟在南风中奋力击水,突然一阵强风将人吹落到柔软的尘埃中。
江边的绿杨树上,早晨的鸟儿在欢快地啼叫,楼头的红日映照着青云。
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鱼儿在浅处游动,山色空蒙,柳枝轻拂。
这样的景色和心情哪里还能找到呢?人间的仙境就在此身所处的地方。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大鹏击水、南风强劲、江畔绿杨、晓鸟啼叫、红日映云、波光山色等自然景象,展现了一幅生动而美丽的江畔风景画,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之美与人的情感相结合,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的开头“大鹏击水南风劲”,以大鹏鸟击水的雄壮景象,引出南风的强劲,为全诗奠定了豪迈而清新的基调。“忽地吹人落软尘”一句,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表现出人在自然中的渺小与无力,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幻。
中间两联“江畔绿杨啼晓鸟,楼头红日映青云,波光潋滟鱼游浅,山色空蒙柳拂频。”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江畔的自然风光展现得淋漓尽致,绿杨、晓鸟、红日、青云、波光、山色、柳枝等元素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结尾两句“此景此情何处有,人间仙境在此身。”则是对全诗情感的升华,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眼前美景的赞叹和留恋,同时也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境界的领悟。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我们可以想象,在五代南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们渴望找到一片宁静的净土来安放自己的心灵,诗人李中或许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描绘自然美景来表达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境界的领悟,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自然之美与人的情感相结合,创造了一种超越现实的意境,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宁静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