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国同舟今日事,太仓稊米自家身。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杂感

敌国同舟今日事,太仓稊米自家身。下一句是什么?

宋·陆游

敌国同舟今日事,太仓稊米自家身。

十年学道无所得,空把青春掷白云。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如今国家如同敌国同乘一舟,形势危急;而我个人的命运,不过是国家太仓中的一粒小米,微不足道,我多年来学习治国之道却似乎一无所获,只能白白地将青春岁月抛洒在悠悠白云之间。

释义

敌国同舟:比喻双方形势危急,如同敌对的两国共处一舟之中,必须团结合作才能渡过难关。

太仓稊米:太仓,古代京师储谷的大仓;稊米,小米,太仓中的一粒小米,比喻非常渺小。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抒发个人感慨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作,首句“敌国同舟今日事”以形象的比喻,描绘了当时南宋面临外敌入侵、国家危亡的严峻形势,强调了团结一致、共渡难关的重要性,次句“太仓稊米自家身”则转而写个人,将自己比作国家粮仓中的一粒小米,表达了个人在国家大局面前的渺小与无力感,后两句“十年学道无所得,空把青春掷白云”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自己多年求学治国之道却未能有所作为的遗憾,以及对青春流逝的无奈与惋惜,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既体现了陆游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也流露出他个人命运的无奈与悲凉。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南宋面临着金朝等外敌的威胁,国家形势危急,陆游作为一位爱国诗人,对国家命运深感忧虑,同时也对自己多年来的努力与追求产生了深深的反思,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与悲凉,这种情感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紧密相连,反映了南宋时期知识分子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与忧虑。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