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指天河问析津,茫茫巨浸浩无垠。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问津

遥指天河问析津,茫茫巨浸浩无垠。下一句是什么?

唐·杜牧

遥指天河问析津,茫茫巨浸浩无垠。

千帆竞渡飞鸟尽,独倚危樯思故人。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他生活在晚唐时期,才华横溢,诗文兼擅,尤其以七言绝句著称,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的诗歌内容广泛,风格俊爽峭健,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及怀才不遇之感。

译文

远远地指着天上的银河,询问那通往彼岸的渡口在哪里,只见茫茫一片大水浩渺无边,无数的船只竞相渡过这宽广的水面,连飞鸟都消失在天际,而我独自倚靠在高高的桅杆旁,思念着远方的故人。

释义

“遥指天河问析津”一句,以问句开篇,表达了诗人对彼岸、对未知世界的探寻与向往。“茫茫巨浸浩无垠”则描绘了眼前广阔无垠的水面,营造出一种苍茫、孤寂的氛围。“千帆竞渡飞鸟尽”通过对比,展现了水面上船只的繁忙与天空的宁静,进一步强化了孤独感。“独倚危樯思故人”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描绘一幅壮阔而孤寂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人的深深思念,首句以问句开篇,既富有哲理意味,又引发了读者的无限遐想,次句以“茫茫巨浸浩无垠”描绘了眼前的广阔景象,与诗人的内心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两句则通过“千帆竞渡”与“独倚危樯”的对比,以及“飞鸟尽”与“思故人”的呼应,进一步强化了孤独与思念的主题,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牧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生活漂泊不定,对故乡和故人的思念之情愈发强烈,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一幅壮阔而孤寂的画面,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对过往生活的怀念,这首诗也反映了杜牧对人生、对世界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彼岸、对未知世界的探寻与向往。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