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泊淮阴城下
唐·韦应物
淮阴城下暂停舟,明月无情水自流。
同舟人醉不成寐,孤枕寒生梦易留。
风叶落残惊宿鸟,秋光催老怯登楼。
天涯漂泊身无定,满目凄凉忆旧游。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因仕途不顺,辞官闲居,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风景和田园生活,风格清新淡雅,情感深沉含蓄,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在淮阴城下我暂时停泊了小舟,明月高悬,无情地照耀着河水自行流淌,同舟的人已经喝醉无法入睡,而我独自枕着寒凉的枕头,梦境容易停留,风吹落叶惊动了栖息的鸟儿,秋光渐老让我害怕登上高楼远眺,漂泊天涯的我身无定居之处,满目凄凉,不禁回忆起往昔的游历。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淮阴城下停舟夜泊的情景,通过明月、流水、同舟人、孤枕、风叶、宿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漂泊天涯、身无定所的无奈与哀愁,以及对往昔游历的深深怀念。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首联“淮阴城下暂停舟,明月无情水自流”直接点题,交代了停舟的时间和地点,同时以“明月无情”和“水自流”的对比,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颔联和颈联进一步描绘夜泊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同舟人的醉态、孤枕的寒凉、风叶的惊鸟和秋光的催老等细节,深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哀愁情绪,尾联则直接抒发了诗人漂泊天涯、满目凄凉的感慨,以及对往昔游历的怀念,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应物在仕途不顺、辞官闲居期间创作的,他一生经历了从贵族子弟到仕途坎坷再到闲居田园的转变,这种转变使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和感悟,在漂泊天涯、身无定所的日子里,他常常借景抒情,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漂泊、孤独无依的深刻体验和对往昔岁月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