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舟日逐还家梦,偏傍桃堤柳浪过。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归舟

归舟日逐还家梦,偏傍桃堤柳浪过。上一句是什么?

朝代:清代

作者:袁枚

归舟日逐还家梦,偏傍桃堤柳浪过。

两岸风光看不尽,一川烟雨渡江波。

作者简介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清代诗人、散文家,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性灵派三大家”,主张“性灵说”,强调诗歌创作要抒发真情,个性鲜明,反对模拟复古和形式主义的倾向,其诗文不拘格律,清新自然,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乾嘉三大家”。

译文

归家的船儿每日追逐着还乡的梦境,偏偏要沿着桃花盛开的河堤和柳浪翻滚的河岸驶过,两岸的风光看也看不尽,一江烟雨伴随着我渡过江水。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归家途中的所见所感,首句“归舟日逐还家梦”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迫切归家的心情,次句“偏傍桃堤柳浪过”则通过描绘沿途的自然风光,进一步渲染了归途的愉悦和惬意,后两句“两岸风光看不尽,一川烟雨渡江波”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享受,以及归途中的悠然自得。

赏析

这首诗以归舟为线索,通过描绘沿途的自然风光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归家的迫切心情,诗中“日逐还家梦”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归家之心,而“偏傍桃堤柳浪过”一句,则通过描绘桃花盛开的河堤和柳浪翻滚的河岸,将归途的愉悦和惬意表现得淋漓尽致,后两句则通过展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享受,进一步突出了归途中的悠然自得和心旷神怡,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归家的喜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袁枚在归家途中所作,袁枚一生热爱自然,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在归家途中,他看到了沿途的自然风光,感受到了归家的喜悦和惬意,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袁枚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归家的迫切心情,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享受,以及归途中的悠然自得和心旷神怡。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