棹发鱼龙气,人随日月行。的释义

诗词原文

江行

棹发鱼龙气,人随日月行。的释义

唐·张说

江流去不息,还见碧山青。

棹发鱼龙气,人随日月行。

风帆遥挂影,云水共澄明。

何处求仙药,蓬山路未平。

作者简介

张说(667年-730年),字道济,一字说之,洛阳人,唐朝政治家、文学家,张说早年以才学著称,曾任中书舍人、礼部侍郎等职,后累迁至中书令,封燕国公,他擅长文学,尤工于碑志、表疏,与许景先齐名,时称“燕许大手笔”,张说的诗文创作颇丰,对唐代文学的发展有一定贡献。

译文

江水不停地流淌,还能看见两岸青翠的山峦,船桨划破水面,仿佛搅动了水底的鱼龙之气,人们则随着日月的升降而前行,风帆远远挂起,倒映在水中,与天上的云彩和水面的波光共同构成了一幅澄澈明净的画面,到哪里去寻找长生不老的仙药呢?通往蓬莱仙境的道路依然崎岖不平。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江上行舟所见的美景,以及诗人对人生和仙境的思索,首联写江水不息,青山常在,展现了自然的永恒与壮丽,颔联“棹发鱼龙气,人随日月行”则通过船桨搅动水面、人们随日月行进的意象,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人生的短暂与自然的永恒之间的对比,颈联进一步描绘了风帆挂起、云水澄明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长生不老和仙境的向往,但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江行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颔联“棹发鱼龙气,人随日月行”是全诗的精华所在,既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又寓含了人生的短暂与自然的永恒之间的哲理,颈联的“风帆遥挂影,云水共澄明”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意境,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尾联的转折则使全诗在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之后,又增添了一份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说在江上行舟时所作,当时他或许正面临着人生的某种困境或挑战,对人生和仙境产生了深刻的思考,在江上行舟的过程中,他看到了江水不息、青山常在的自然美景,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同时也意识到了人生的短暂与自然的永恒之间的对比,这些感受促使他写下了这首充满哲理和意境的诗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张说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他在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无奈和感慨。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