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禅悟
唐·皎然
万象丛中得自由,岂须究所学,觅偈亦自贤。
空门寂寂心无著,水月松风共一天。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著名诗僧,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今浙江吴兴)人,他是南朝文学家谢灵运的十世孙,早年曾从事儒学,后出家为僧,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等人有交往,皎然的诗歌创作成就颇高,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和禅理诗,风格清丽闲淡,意境深远,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在纷繁复杂的万象中我获得了心灵的自由,哪里还需要去深究所学的学问呢?即便是寻找禅偈,我也自然能够成为贤者,空门之中寂静无声,我的心灵不再有任何执着,如同那空中的明月、山间的松树和清风,共同构成了一片宁静祥和的天地。
释义
“万象丛中得自由”表达了诗人在纷繁复杂的世间万物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岂须究所学,觅偈亦自贤”则强调了禅悟的超越性,认为无需过分追求学问和禅偈,只要内心达到一定的境界,自然能够成为贤者;“空门寂寂心无著,水月松风共一天”则描绘了空门中的寂静与心灵的超脱,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
赏析
这首诗是皎然禅理诗的佳作之一,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纷繁复杂的世间万物中获得的内心自由,表达了对禅悟的深刻理解和体验,诗中“岂须究所学,觅偈亦自贤”一句,更是直接点明了禅悟的超越性和内在性,认为真正的禅悟不在于外在的学问和禅偈,而在于内心的觉醒和超脱,诗人还通过描绘空门中的寂静与心灵的超脱,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进一步烘托了禅悟的深远意境和美好境界。
创作背景
皎然作为一位诗僧,其诗歌创作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这首诗很可能是诗人在修行过程中,对禅悟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和感悟后所创作的,通过这首诗,诗人不仅表达了自己对禅悟的理解和体验,也向读者展示了禅宗思想的深邃和美好,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佛教文化的繁荣和禅宗思想的广泛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