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朝代:宋代
作者:释绍嵩
水落盈虚定,云收去就閒。
秋光千里外,山色半空间。
野老闲相语,樵夫独往还。
此中真意趣,何必问尘寰。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动于南宋时期,以诗文名世,尤其擅长描绘山林隐逸生活,其作品多反映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尘世纷扰的超脱态度,释绍嵩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
译文
水位涨落自有其定数,云彩聚散也显得悠闲自在,秋天的光芒照耀着千里之外的大地,山峦的色彩在半空中若隐若现,乡野的老人悠闲地交谈着,樵夫则独自往来于山林之间,这里蕴含着真正的意趣,又何必去询问尘世的纷扰呢?
释义
“水落盈虚定,云收去就閒”描绘了自然界中水位的涨落和云彩的聚散,暗示着世间万物的变化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和定数,人们应该顺应自然,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秋光千里外,山色半空间”则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美景和山色的壮丽,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野老闲相语,樵夫独往还”通过描绘乡村生活的闲适和樵夫的独来独往,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此中真意趣,何必问尘寰”则点明了全诗的主旨,即在这山林隐逸生活中蕴含着真正的意趣和乐趣,无需去关注尘世的纷扰和名利。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山林隐逸生活的美好和宁静,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乡村生活的生动刻画,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意境,全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尘世纷扰的超脱态度,诗人也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生活哲学,即顺应自然、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是获得真正幸福和乐趣的关键。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很可能是释绍嵩在隐居山林期间所作,作为一位僧人诗人,释绍嵩对自然美景和隐逸生活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特的理解,在隐居山林期间,他深入观察自然、体验生活,从而创作出这首充满生活哲理和意境深远的古诗,通过这首诗,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