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忆前年当此日,相携教射木兰回。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木兰后池三咏·射雉

犹忆前年当此日,相携教射木兰回。下一句是什么?

唐·皮日休

雉子斑如此,何如翫取时。

犹忆前年当此日,相携教射木兰回。

作者及朝代

作者:皮日休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年或838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皮日休一生勤于著述,诗文均有很高成就,著有《皮子文薮》十卷、《松陵集》十卷、《淞陵集》十二卷等,他的诗文小品文多揭露时弊、同情人民疾苦之作,反映了晚唐的社会现实。

译文

雉鸡的羽毛如此斑斓,它们在玩耍时是多么的美丽,还记得前年这个时候,我们一同来到木兰树下,我教你射箭,然后一起高兴地回家。

释义

这首诗通过回忆前年与友人一同在木兰树下教射雉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诗中“雉子斑如此”描绘了雉鸡的美丽,而“犹忆前年当此日”则点出了回忆的主题,相携教射木兰回”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温馨回忆。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雉子斑如此”一句,不仅描绘了雉鸡的美丽,也暗示了当时环境的宁静与和谐,而“犹忆前年当此日”一句,则直接点出了回忆的主题,将读者带入到诗人所怀念的过去时光中,相携教射木兰回”一句,更是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温馨回忆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皮日休一生经历了晚唐社会的动荡和变迁,对现实社会有着深刻的洞察和感受,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回忆过去与友人一同在木兰树下教射雉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社会的无奈,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在晚唐社会的动荡中,诗人通过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来寻求心灵的慰藉和寄托。

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