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
唐·贾岛
野径行无伴,僧房宿有期。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人称“贾长江”,他早年出家为僧,法号无本,后还俗应举,但仕途并不顺利,曾任长江主簿等小官,贾岛以苦吟诗风著称,善于推敲字句,追求语言的精炼和意境的深远,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他的诗作多描写山林隐逸生活和自然景物,风格清奇僻苦,自成一派。
译文
走在荒野的小路上没有同伴相随,早已约定好在僧人的房间里住宿,岩石间的门扉和松树间的小路长久以来都显得那么寂寥,只有我这个隐士独自来来去去。
释义
“野径行无伴”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在荒野小径上行走的孤独情景;“僧房宿有期”则表明他早已与僧人约定好了住宿之处,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安排。“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寂静和诗人的孤独隐逸生活,只有隐士(幽人)才会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由自在地来去。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独自在山林中行走和住宿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前两句“野径行无伴,僧房宿有期”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孤独和隐逸生活的安排,为全诗奠定了基调,后两句“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则通过渲染山林的寂静和诗人的孤独,进一步突出了隐逸生活的特点,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创作背景
贾岛一生仕途坎坷,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举,这使他更加倾向于隐逸生活,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游历山林、拜访僧人时所作,在山林间行走,他感受到了自然的宁静和美丽,也体会到了隐逸生活的自由和惬意,他将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融入诗中,创作出了这首充满隐逸气息的诗篇,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追求精神自由和个性解放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