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祭十二郎文
唐·韩愈
……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以克蒙其泽,而竟以夭殁,不得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自今以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于共居,殁不得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能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呜呼哀哉!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
吾上悼汝之不见吾,下伤汝之未得与汝妇见;又念汝之不得反其乡葬于祖茔,不孝不慈,而不得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而吾与汝之子孙,将复何以为相好、相恤于其间哉?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得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能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汝之疾也,予信医言无害,远吊扬州;汝又促吾以死,不得与汝相守,而今而后,吾将再拜吾兄之墓,哭汝于苍凉之下,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
我行见遗墨,再拜堕涕洟。
彼苍者天,曷其有极!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呜呼哀哉!尚飨!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韩愈
朝代:唐朝(618年-907年)
作者简介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朝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以载道”和“文道合一”的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我前去拜祭你的坟墓,看到你留下的笔墨,再次跪拜时,泪水不禁滑落。
释义
“我行见遗墨,再拜堕涕洟”这两句诗表达了韩愈在拜祭十二郎(韩愈的侄子韩老成)坟墓时,看到其遗留下的笔墨,心中悲痛万分,再次跪拜时,泪水无法抑制地滑落,这体现了韩愈对十二郎的深厚感情和对其早逝的无限哀痛。
赏析
这两句诗是韩愈《祭十二郎文》中的一部分,整篇文章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是韩愈散文中的佳作,在这两句诗中,韩愈通过“见遗墨”这一细节,展现了十二郎的才华和学识,同时也勾起了他对十二郎的深深怀念,而“再拜堕涕洟”则直接表达了韩愈内心的悲痛和哀伤,使整篇文章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这两句诗不仅体现了韩愈对十二郎的深厚感情,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敏锐情感和细腻笔触。
创作背景
《祭十二郎文》是韩愈为悼念其侄子韩老成而作的一篇祭文,韩老成是韩愈的兄长韩会的儿子,排行十二,故称十二郎,他自幼聪慧好学,深得韩愈喜爱,不幸的是,韩老成在韩愈贬官之际去世,韩愈未能及时赶回参加其葬礼,这成为了他心中永远的遗憾,为了表达对十二郎的怀念和哀悼之情,韩愈写下了这篇感人至深的祭文,在这篇祭文中,韩愈不仅回忆了与十二郎的点点滴滴,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命运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