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夜坐
宋·陆游
一室何所有,书帙对寒釭。
空阶无行迹,幽梦有池塘。
病骨惊风叶,孤吟断月窗。
何当凌绝顶,看取日初长。
作者及朝代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作者简介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这简陋的书室里有什么呢?只有书籍对着寒冷的灯烛,空旷的台阶上没有人行走,幽深的梦境中仿佛有池塘,病弱的身躯被风吹动的树叶所惊醒,孤独地吟诵着诗句直到月上窗棂,什么时候我才能登上那高山之巅,去欣赏那初升的太阳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独坐书房的情景,通过“一室何所有,书帙对寒釭”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清贫但精神丰富的内心世界,后几句则通过空阶、幽梦、病骨、孤吟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夜晚独坐书房的静谧与孤独,首句“一室何所有,书帙对寒釭”直接点题,突出了书房的简陋与诗人的精神追求,后几句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诗人的心境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凄清而深邃的氛围。“空阶无行迹”与“幽梦有池塘”两句,一实一虚,相互映衬,更增添了诗歌的韵味,而“病骨惊风叶,孤吟断月窗”两句,则通过病弱的身躯和孤独的吟诵,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最后两句“何当凌绝顶,看取日初长”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和坚定的信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陆游在晚年时期创作的,当时,陆游已经经历了仕途的坎坷和人生的沧桑,对现实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验,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自己夜晚独坐书房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未来的期许,这首诗也反映了陆游作为一位爱国诗人的坚定信念和崇高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