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带露摘荷花,笑共鸳鸯语”,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皇甫松的《采莲子·船动湖光滟滟秋》,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原文:
采莲子·船动湖光滟滟秋
唐·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
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
(带露摘荷花,笑共鸳鸯语”虽非原句,但意境与“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相近,描绘了采莲女的活泼与自然之美。)
作者简介:
皇甫松,字子奇,自号檀栾子,晚唐著名文学家、词人,他的词作多写宫廷生活,风格绮丽,但也有描写山水自然和民间风情的佳作,皇甫松的词风对后世有一定影响,尤其在词牌和词律方面有所贡献。
译文:
小船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荡漾,秋色如画,少女贪看岸上年少的男子,竟任小船随波逐流,她无端地向水中抛掷莲子,却被人远远看见,羞得她半天脸红。
荷花盛开,香气弥漫在十里荷塘,小姑娘贪恋玩耍,忘了采莲,傍晚时分,她在水中嬉戏,弄湿了船头,她索性脱下红裙,裹住刚捉到的小鸭子。
(注:译文结合了整首诗的内容,以展现更完整的意境。)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采莲女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世界,展现了她们的天真烂漫和青春活力,前两句写少女因贪看少年而任船自流,表现出她的羞涩和纯真;后两句则通过抛莲子、弄水、裹鸭等细节,刻画出她的活泼和顽皮,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动人。
赏析:
这首诗以采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江南水乡的风光和采莲女的形象,诗人巧妙地运用“带露摘荷花”、“笑共鸳鸯语”(虽非原句,但意境相符)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和谐美好的氛围,诗人还通过少女的行为和情感变化,传达出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皇甫松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的时代,皇甫松的作品却很少涉及这些社会现实,而是更多地关注宫廷生活和自然风光,这首《采莲子》就是他在描绘江南水乡风光和民间风情时创作的一首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也反映了晚唐时期文人墨客追求精神自由和个性解放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