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宿山寺
唐·贾岛
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
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中宵动清众,清磬发虚堂。
作者及朝代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一作阆仙,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唐代诗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才华,并成为“苦吟诗人”,后来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作者简介
贾岛是唐代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一生以作诗为乐,追求诗句的精炼与意境的深远,他的诗作多描写山林、古寺等幽静之景,风格清奇僻苦,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群峰耸立,山色苍翠,寒气逼人,寺庙就坐落在这样的山巅,透过稀疏的树木,可以看到夜空中流星划过;月亮仿佛在云中穿行,时而被云遮住,时而露出,这山顶之上,人迹罕至,只有高大的松树与孤傲的仙鹤为伴,半夜里,寺庙中的僧人惊动了清静的众人,清脆的磬声从空寂的殿堂中传出。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山寺的幽静与神秘,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寺庙生活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佛家清净之地的崇敬。
赏析
贾岛的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精炼的语言,将山寺的幽静、神秘和庄严表现得淋漓尽致,首联“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直接点明山寺的位置和背景,群峰耸立,山色苍翠,为山寺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颔联“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通过流星划过夜空和月亮在云中穿行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山寺的幽静和神秘,颈联“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则通过人迹罕至和高松孤鹤的描绘,突出了山寺的远离尘嚣和超凡脱俗,尾联“中宵动清众,清磬发虚堂”则以清脆的磬声作为结尾,既表现了山寺生活的清静和庄严,又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贾岛在游历山寺时所作,当时,他或许正被世俗的纷扰所困扰,而山寺的幽静和神秘正好为他提供了一个逃避现实、寻求心灵慰藉的场所,在游历山寺的过程中,他被眼前的景象所触动,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山寺幽静之美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贾岛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佛家清净之地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