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镜中鬓影,瘦损一丝丝,晕上秋痕。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秋思

青青。镜中鬓影,瘦损一丝丝,晕上秋痕。下一句是什么?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青青镜中鬓影,瘦损一丝丝。

晕上秋痕难掩,独坐夜深时。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他是大学士纳兰明珠长子,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纳兰性德的词清新婉丽,独具特色,在清代词坛占有重要地位,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译文

镜中映照出青青的发丝,鬓角的影子显得消瘦了许多,一丝丝地减少,那秋色仿佛晕染在了发丝之上,难以遮掩,独自坐在深夜的寂静之中。

释义

“青青镜中鬓影,瘦损一丝丝”描绘了主人公在镜中看到自己的鬓发,发现它们因某种原因(可能是思念、忧愁等)而变得消瘦。“晕上秋痕难掩”则进一步用“秋痕”来象征内心的愁绪,这种愁绪如同秋天的痕迹一样难以遮掩。“独坐夜深时”则点明了主人公在深夜时分独自沉思的情景。

赏析

这首《秋思》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愁绪和孤独感,首句“青青镜中鬓影”以“青青”形容发丝,既表现了发丝的色泽,又暗含了青春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瘦损一丝丝”则通过鬓发的消瘦,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和折磨,次句“晕上秋痕难掩”用“秋痕”来象征愁绪,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将内心的愁苦与外在的秋色融为一体,最后一句“独坐夜深时”则通过描绘主人公在深夜独自沉思的情景,进一步突出了其孤独和愁苦的心情,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之作。

创作背景

纳兰性德一生情感丰富,对爱情、友情和亲情都有着深刻的感悟,这首《秋思》很可能是他在某个深夜,因思念某人或某事而心生愁绪,有感而发之作,在清代,文人墨客常以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境,纳兰性德也不例外,他的词作往往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深受后人喜爱,这首《秋思》正是他众多佳作中的一首,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愁绪和孤独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