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石壁山
唐·韦庄
梦回石壁半斜照,蝙蝠打人山鸟呼。
野径花香风送远,松林月影夜添孤。
云深路杳难寻觅,水阔天长易去途。
回首故园何处是,心随明月到吾庐。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梦中回到那石壁旁,夕阳半斜映照其上,蝙蝠飞舞仿佛要打人,山中鸟儿声声啼呼,野间小路旁花香随风飘散至远方,松林中的月影让夜晚更添几分孤独,云雾深邃道路遥远难以寻觅归途,水面宽阔天空辽远让人容易踏上远行的路途,回首望向故乡,却不知它究竟在何方,心随着明月回到了我的草庐。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梦中回到石壁山的情景,通过蝙蝠飞舞、山鸟啼呼、野径花香、松林月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孤寂的氛围,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现实境遇的无奈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梦回石壁开篇,既点明了地点,又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蝙蝠打人、山鸟呼啼,这些生动的细节描写,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野径花香、松林月影等意象的运用,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美丽,在如此美丽的环境中,诗人却感到难以寻觅归途,心中充满了孤独与无奈,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诗在优美的景物描写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的时代,诗人身处乱世,饱尝流离失所之苦,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尤为深切,这首诗很可能是诗人在异乡漂泊时,因思念故乡而创作的,通过描绘梦中回到石壁山的情景,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现实境遇的无奈感慨,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