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讲诗
唐·韦庄
门下陈钦谈左氏,江东匡鼎受葩诗。
经术汉臣思贾谊,文章蜀将忆相如。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在门下省任职的陈钦擅长谈论《左传》,江东的匡鼎则精通葩经(古代的一种诗经注解)并传授给他人,我思念着像汉代大臣那样精通经术的贾谊,也怀念着像蜀地大将那样才华横溢的司马相如。
释义
门下陈钦谈左氏:指陈钦在门下省任职时,擅长谈论《左传》这部史书。
江东匡鼎受葩诗:匡鼎是江东人,他精通葩经并传授给他人,葩经是古代对诗经的一种注解。
经术汉臣思贾谊:贾谊是西汉初年的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以精通经术著称,这里表达了对贾谊的怀念。
文章蜀将忆相如: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的文学家,以辞赋著称,曾任蜀郡太守,这里表达了对司马相如的怀念。
赏析
这首诗通过列举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表达了诗人对才华和学问的向往与怀念,首句“门下陈钦谈左氏”和次句“江东匡鼎受葩诗”分别描绘了两位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学者,展示了他们的学识和影响力,后两句则通过怀念贾谊和司马相如,进一步强调了才华和学问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先贤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韦庄的个人经历和思想情感有关,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韦庄可能更加怀念那些历史上才华横溢、品德高尚的先贤们,通过这首诗,他表达了对古代学者和文学家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才华和学问的向往与追求。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中提到的陈钦和匡鼎在历史上并非以诗人身份著称,但韦庄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他们的学术成就来构建诗歌的意境和主题,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