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谁道。莫更采向中流,惊他并飞沙鸟。上一句是什么?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凭谁道,莫更采向中流,惊他并飞沙鸟。”,这些词句出自宋代词人贺铸的《绿头鸭·咏月》,以下是该词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原文

凭谁道。莫更采向中流,惊他并飞沙鸟。上一句是什么?

《绿头鸭·咏月》

宋·贺铸

玉箫声断横江暮,一番秋、迥然如洗,临风听暮蝉,怅流年度,况复西楼,别有伤心处,紫薇花对紫微郎,何忍更听,凭谁道、夜长人寂,应念我、天涯飘泊,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

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闲云野鹤,常伴楚王客,谁把樽前,闲情抛掷,况有乘鸾仙子,缑山远、对月吹箫,向中流、莫更采莲,惊他并飞沙鸟,棹歌轻举,汀洲生暮,念多情但有,当时皓月,向人依旧。

作者简介

贺铸(1052年~1125年),字方回,又名贺三愁,自号庆湖遗老,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出生于卫州(今河南卫辉市),北宋著名词人、诗人、书法家,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贺铸学识渊博,勤力于学,藏书丰富,精通音律,文武双全,其词作语言清新、风格多样,既有儿女柔情,也有壮志豪情,在宋代词坛上占有重要地位。

译文

玉箫声在横江之上回荡,黄昏降临,秋天的气息更加清新如洗,我迎风听着傍晚的蝉鸣,感叹时光流逝,更何况西楼之上,更有令人伤心之处,紫薇花对着紫微郎(指词人自己),怎忍心再听那“夜长人寂”的哀怨,谁会理解我天涯漂泊的孤独?那遥远的京城,那盈盈的仙子(指月亮),自从离别以来,我们难以再相见。

银河与月亮的影子交相辉映,内外都清澈透明,闲云野鹤常常陪伴着楚王客(词人自喻),谁会把樽前的闲情抛掷一旁?更何况有那乘鸾仙子,在缑山之上对着月亮吹箫,请不要在中流采莲,以免惊扰了那并飞的沙鸟,棹歌轻扬,汀洲上暮色渐浓,想起那多情的往事,只有当时的皓月依旧照耀着我。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夜晚的月亮,表达了词人对故乡、友人和逝去时光的深深怀念,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紫薇花对紫微郎”、“闲云野鹤”、“乘鸾仙子”等,增添了词作的文学韵味和艺术感染力。

赏析

这首词以咏月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词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感悟,词人通过“凭谁道、夜长人寂”等词句,表达了自己天涯漂泊的孤独和无奈;通过“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等词句,展现了月亮的清澈和美丽;通过“莫更采向中流,惊他并飞沙鸟”等词句,表达了对自然生态的关爱和尊重,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创作于贺铸晚年时期,当时他身处异乡,远离故乡和亲友,内心充满了孤独和无奈,词中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和怀念故乡、友人的情感表达,反映了词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词中也体现了词人对自然生态的关爱和尊重,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这些情感共同构成了这首词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主题。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