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於五轮间,荡荡见空曲。的解释

诗词原文

游仙诗

吾於五轮间,荡荡见空曲。的解释

朝代:魏晋

作者:郭璞

吾於五轮间,荡荡见空曲。

灵风鼓洪涛,神岳凌苍雾。

仙人抚我顶,结发授长生。

朝游碧海中,暮宿蓬莱峰。

作者简介

郭璞(276年-324年),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魏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训诂学家、风水学者,更是中国古文字的鼻祖之一,他博学多才,擅长诗文辞赋,对天文、历法、卜筮之术皆有深入研究,尤其以《尔雅注》、《山海经注》等著作闻名于世,郭璞一生好游山水,其作品中常流露出对自然与超自然世界的向往。

译文

我在天地五行的运转之间,恍恍惚惚看见了一片空灵的弯曲之境,神灵之风鼓动着巨大的波涛,神圣的山岳高耸入云,穿透了苍茫的雾气,仙人轻抚我的头顶,将长发编织成结,赐予我长生不老的秘诀,早晨我遨游在碧绿的海洋之中,夜晚则栖息在蓬莱仙山的顶峰。

释义

“吾於五轮间,荡荡见空曲”一句,表达了诗人郭璞在冥想或游历中,超越了物质世界的束缚,窥见了宇宙间空灵幽远的景象。“五轮”通常指五行(金、木、水、火、土)的运转,象征着宇宙的基本规律。“荡荡”形容视野开阔,心境空灵,“空曲”则指超越现实、难以言喻的玄妙之境。

赏析

这首诗是郭璞游仙诗的代表作之一,充满了浓厚的道教色彩和浪漫主义情怀,诗人通过描绘与仙人相遇、获得长生秘诀的奇幻经历,表达了对超脱尘世、追求永恒生命的渴望,诗中“灵风鼓洪涛,神岳凌苍雾”等句,以壮丽的自然景象烘托出仙境的神秘与庄严,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创作背景

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人阶层普遍追求精神自由与超脱,道教思想盛行,郭璞作为一位深受道教影响的文学家,其游仙诗正是这一时代精神的体现,他通过创作游仙诗,不仅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也寄托了对个人命运和社会未来的深刻思考,在这首诗中,郭璞以超凡脱俗的笔触,构建了一个既虚幻又令人向往的仙境,反映了他在乱世中寻求精神慰藉和生命意义的内心世界。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