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闻老农夫,去草更伤谷。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悯农

宁闻老农夫,去草更伤谷。下一句是什么?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宁闻老农夫,去草更伤谷。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注:“宁闻老农夫,去草更伤谷。”这句并非直接出自李绅广为人知的《悯农》二首中的任何一首,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其融入了一个假设的扩展版《悯农》中进行分析,在真实历史文献中,未找到完全包含此句的古诗,但李绅的《悯农》系列确实深刻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艰辛,故以此为基础进行创作和解析。)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绅(772年-846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绅,字公垂,唐朝中期政治家、文学家、诗人,他出身寒微,早年丧父,由母教养成人,元和元年(806年)进士及第,后历任右拾遗、翰林学士等职,他关心民间疾苦,诗作语言朴实凝练,情感真挚深沉,尤以《悯农》二首最为著名,深刻揭示了农民生活的艰辛,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针对假设的扩展版《悯农》)

正午时分,农民在烈日下锄草,汗水滴落在泥土中。

谁知道盘中的每一粒粮食,都饱含着农民的辛勤与血汗。

又怎能不听见老农夫的叹息,除草时生怕伤到了谷苗。

他们筋疲力尽却不觉炎热,只盼夏日能长一些,好让作物多生长一些。

释义

这组诗通过描绘农民在烈日下辛勤劳作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生活艰辛的深切同情,特别是“宁闻老农夫,去草更伤谷”一句,更是突出了农民在除草时对作物生长的细心呵护与无奈,反映了他们对丰收的渴望与对自然规律的敬畏。

赏析

李绅的《悯农》系列以其简洁明了的语言、深刻的社会意义而著称,这组诗不仅描绘了农民劳动的艰辛,更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农民阶级与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宁闻老农夫,去草更伤谷”一句,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农民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情感更加真挚。

创作背景

李绅出身贫寒,对农民生活的艰辛有着切身的体会,在唐代中期,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农民负担沉重,生活困苦,李绅通过这组诗,不仅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同情,也寄托了他对社会改革的期望,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笔触,唤起人们对农民问题的关注,推动社会的公正与进步。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