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谈纷自若,观者颈为缩。出自哪首诗?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笑谈纷自若,观者颈为缩”,这两句诗实际上出自魏晋时期诗人左思的《咏史八首·其三》,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原文

笑谈纷自若,观者颈为缩。出自哪首诗?

《咏史八首·其三》

魏晋·左思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东海壮士逐鳌客,何得空携空满袖。

枯鱼衔索泣江皋,不若鸿雁随阳归。

亢龙有悔谁能久,盛满之咎宜自求。

壮士气踟蹰,安能复高踞。

吴越千戈暮烟起,浮云焉能蔽白日。

笑谈纷自若,观者颈为缩。

作者简介

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人,西晋著名文学家,其《三都赋》名噪一时,造成“洛阳纸贵”的现象,左思出身寒微,但才华横溢,他的作品以咏史诗最为著称,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士人的苦闷。

译文

我观察自古以来那些贤达之人,凡是功成之后不退隐的,最终都遭遇了不幸,伍子胥被弃尸于吴江之上,屈原最终投江自尽于湘水之滨,陆机虽有雄才大略,却也难以自保;李斯虽然位极人臣,但归隐得太晚,终究难逃一死,华亭的鹤唳声哪里还能听到,上蔡的苍鹰又算得了什么?你看那东海壮士追逐巨鳌的豪情,如今却只能空携空袖而归,枯鱼衔索在江边哭泣,哪里比得上鸿雁随阳南归的自由?亢龙有悔,谁能长久地保持高位?盛极而衰的灾祸应当自己反省,壮士们犹豫不决,又怎能再高高在上?吴越之间战火纷飞,暮烟四起,浮云又怎能遮蔽住明亮的太阳?他们谈笑风生,从容自若,而旁观者却吓得缩起了脖子。

释义

这首诗通过列举历史上一些功成身败的贤达之士,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盛衰难料的感慨,也讽刺了当时社会上的权贵们,他们在权势面前得意忘形,却不知盛极而衰的道理,最后两句“笑谈纷自若,观者颈为缩”则形象地描绘了这些权贵们的得意忘形与旁观者的惊恐不安。

赏析

这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通过列举历史人物和描绘场景来传达诗人的思想和情感,诗人以冷静的笔触,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社会的黑暗面,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中的语言凝练、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左思生活在西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黑暗、社会动荡的时代,他出身寒微,但才华横溢,却难以得到重用,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咏史八首》等作品,以咏史为题材,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士人的苦闷,这首诗就是其中之一,通过描绘历史上一些功成身败的贤达之士,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盛衰难料的感慨和对现实的不满。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满足您的需求。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