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终情不胜,阑干向西哭。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宫词

曲终情不胜,阑干向西哭。下一句是什么?

唐·张籍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曲终情不胜,阑干向西哭。

作者及朝代

作者:张籍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张籍,字文昌,唐代著名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他出身贫寒,早年曾游历四方,后定居于洛阳,张籍的诗歌风格平易近人,语言自然流畅,多写现实生活,反映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他的诗作在当时颇受欢迎,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月亮爬上了柳树的枝头,人们相约在黄昏之后。

乐曲终了,情感难以抑制,独自倚靠在栏杆上向西哭泣。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凄美的爱情场景,首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营造出一种浪漫而宁静的氛围,暗示了情人间的约会,接下来的“曲终情不胜,阑干向西哭”却突然转折,表达了乐曲结束后,主人公因情感过于深沉而无法承受,最终独自在栏杆边向西哭泣的悲伤情绪,这里的“向西哭”可能还隐含着对远方情人的思念或是对逝去时光的哀悼。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展现了情感的起伏与变化,前两句的温馨与后两句的悲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曲终情不胜”一句也寓意着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脆弱,让人不禁对主人公的遭遇产生同情。“阑干向西哭”这一细节描写,既表现了主人公的孤独与无助,又增添了画面的动感与深度。

创作背景

张籍生活在唐代中后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虽然他的诗歌多写现实生活,但这首《宫词》可能并非直接反映社会现实,而是更多地融入了个人情感与体验,或许张籍在创作这首诗时,正经历着某种情感上的挫折或失落,于是将这种情感寄托在了诗中的主人公身上,唐代宫廷文化的繁荣也为这首诗的创作提供了一定的文化背景和审美基础。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