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章才达冕旒前,黜诏俄离玉座端。出自哪首诗?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封章才达冕旒前,黜诏俄离玉座端”,这两句诗出自明代诗人杨慎的《三阁词四首·其一》,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封章才达冕旒前,黜诏俄离玉座端。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三阁词四首·其一

明·杨慎

封章才达冕旒前,黜诏俄离玉座端。

惆怅夜魂招不得,寒芜遗恨满江关。

作者简介

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他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音韵学、金石书画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谪云南,在云南度过了三十多年的流放生涯,但其学问却更加精进,成为明代著名的学者和文学家。

译文

奏章刚刚送到皇帝面前,贬谪的诏书就很快离开了皇帝的宝座,夜晚的魂魄无法招回,只留下满腔的遗恨洒满江关。

释义

“封章”指密封的奏章,是古代臣子向皇帝进言的一种形式。“冕旒”指古代帝王戴的礼帽前后垂挂的玉串,代指皇帝。“黜诏”指贬谪的诏书。“玉座端”指皇帝的宝座。“夜魂招不得”表达了被贬谪者的无奈和哀怨,魂魄无法招回,意味着无法挽回被贬的命运。“寒芜遗恨满江关”则进一步渲染了被贬者的悲愤和遗恨,寒芜(荒凉的野草)和江关(边疆的关隘)共同构成了一幅凄凉的画面。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被贬谪者的同情和哀悼,前两句通过“封章”和“黜诏”的对比,突出了被贬谪者的无奈和悲愤,后两句则通过“夜魂招不得”和“寒芜遗恨满江关”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被贬者的凄凉和遗恨,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悲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杨慎个人的遭遇密切相关,杨慎因直言进谏而得罪了皇帝,被贬谪到云南,在流放期间,他深刻体会到了被贬谪者的无奈和悲愤,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首诗也反映了明代政治斗争的残酷和无情,以及被贬谪者的悲惨命运。

杨慎的《三阁词四首·其一》是一首情感深沉、意境悲凉的佳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