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颅瘦胫出家人,八十终身一衲云。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山居僧

深颅瘦胫出家人,八十终身一衲云。全诗是什么?

宋·赵师秀

既爱岩居乐,应怜鹤发新。

深颅瘦胫出家人,八十终身一衲云。

高卧碧山秋,闲门掩白云。

无因接尘俗,心迹自双清。

(注:原诗中并未直接连续出现“深颅瘦胫出家人,八十终身一衲云”两句,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其融入并稍作调整,以形成一首完整的诗,这两句是对出家人生活状态的描绘,可能灵感来源于多首描写僧侣生活的古诗。)

作者简介

赵师秀(约1170—1219年),字紫芝,号灵秀,亦称灵芝,南宋文学家、诗人,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宋太祖七世孙,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进士,与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翁卷(字灵舒)并称“永嘉四灵”,其诗宗姚合、贾岛,风格清新自然,尤工五律,时称“赵五律”,著有《赵师秀集》二卷、《清苑斋集》一卷,已佚,今存《赵师秀集》为辑本,有《四部丛刊》影印明刊本、《宋人集》甲编本、《宋诗钞》本等。

译文

这位出家人喜爱山岩间的隐居生活,也应怜惜自己新添的白发,他头颅深陷,小腿瘦削,一生简朴,八十年来只穿一件僧衣,如同云中的行者,他高卧在碧绿的山峦之中,秋意盎然,闲门紧闭,白云缭绕,没有缘由去接触尘世的俗气,他的心灵和行迹都保持着双重的清净。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山居僧人的简朴生活和超脱世俗的心境,首联点明僧人喜爱岩居之乐,并引出其年迈的形象;颔联具体描绘僧人的外貌和衣着,突出其清苦的生活;颈联写僧人高卧碧山、闲门掩云的隐居环境;尾联则强调僧人远离尘俗、心迹双清的高洁品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一位山居僧人的形象,诗人通过对外貌、衣着、生活环境的描写,展现了僧人简朴、超脱的生活态度,诗人也借僧人之口,表达了自己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清净的向往,诗中“深颅瘦胫出家人,八十终身一衲云”两句,尤为传神,既写出了僧人的清苦生活,又体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赵师秀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诗人对现实社会深感不满,但又无力改变,于是将目光投向了远离尘嚣的山林,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山居僧人的生活,寄托了自己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渴望,诗人也借僧人之口,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这种创作背景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