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岁暮湖头两弟兄
宋·释行海
岁暮湖头两弟兄,黄昏孤缆一江城。
天寒日暮无人见,独倚阑干听水声。
作者简介
释行海,南宋末年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兴广,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出家后遍游东南各地名山古刹,有诗名,时人目为“吟僧”,有《雪窗集》传世,释行海的诗歌多抒发身世之感、故国之思,情感真挚,风格苍劲。
译文
年末时节,在湖边的某处,有两兄弟(或比喻为亲密的朋友、知己),黄昏时分,其中一人独自划着小船,抵达了一座孤寂的江城,天色已晚,寒气逼人,四周无人,他独自倚靠在栏杆上,聆听着潺潺的水声。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岁末时节,两位友人(或兄弟)分别后,一人孤独地航行至一座江城,并在黄昏的寒风中独自凭栏听水的情景,诗中通过“岁暮”、“黄昏”、“孤缆”、“江城”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自身漂泊无依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描绘一幅岁末黄昏的江城孤舟图,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首句“岁暮湖头两弟兄”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人物关系,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次句“黄昏孤缆一江城”进一步渲染了孤独的氛围,将诗人的形象置于一个广阔而孤寂的背景之中,后两句“天寒日暮无人见,独倚阑干听水声”则通过具体的动作和声音,将诗人的孤独情感推向高潮,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凄凉与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南宋末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诗人作为一位僧人,虽然身处佛门清净之地,但内心却难以摆脱对世俗的牵挂和对友人的思念,岁末时节,本就是人们容易感怀往事、思念亲人的时刻,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独自航行至一座江城,面对孤寂的夜景,不禁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充满孤独与思念之情的诗作,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感受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