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的《好事近·和中斋梅词》,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好事近·和中斋梅词
宋 辛弃疾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后,正是伤春时节。
早梅未折,怕因循过了,试灯时节。 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为客。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译文:
风停了,庭院中的花儿落了一地,帘幕外红花拥簇,白雪堆积,还记得海棠花开的时节,那时正是令人伤感的暮春时节。
早梅还没有来得及折下,就担心因循守旧而错过了元宵佳节赏花灯的时刻,如今又是凄凉孤寂的时候,我漂泊天涯,客居他乡。
释义:
这首词上片写暮春时节,风停花落,帘外红花堆积、白雪相拥的景致,以及词人由此触发的伤春情怀,下片则写词人因早梅未折而怕错过了赏花灯的时节,进而感叹自己漂泊天涯、客居他乡的凄凉境遇。
赏析:
这首词以景起兴,以情结尾,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词人通过描绘暮春时节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以及对漂泊天涯、客居他乡的无奈和凄凉,词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早梅未折”这一意象,既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又暗示了自己因循守旧、未能及时把握机遇的遗憾和惋惜,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辛弃疾为和友人中斋的梅词而作,当时,词人可能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面临着仕途不顺、漂泊无依的困境,在这样的背景下,词人通过描绘暮春时节的景象和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词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梅花这一意象,既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又寄托了自己对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和向往。
希望以上解析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