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水更千岑,朝晴又暮阴。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

万水更千岑,朝晴又暮阴。的意思及出处

山水行

唐·王维

万水更千岑,朝晴又暮阴。

云深人迹少,林密鸟声沉。

野径花争发,山崖石自吟。

何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心。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无数的江河与连绵的山峦交相辉映,早晨还是晴朗的天气到了傍晚却又变得阴沉,云雾缭绕的地方人迹罕至,树林茂密之处鸟鸣声也变得低沉,田野间的小路两旁花儿竞相开放,山崖上的石头仿佛在低声吟唱,何时才能登上那最高的山峰,一眼望去将群山的美景尽收眼底。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山水之间的所见所感,首联“万水更千岑,朝晴又暮阴”概括了山水间变幻无常的自然景象,既展现了山水的广阔与壮丽,又暗示了天气的多变,颔联与颈联则通过“云深人迹少”、“林密鸟声沉”、“野径花争发”、“山崖石自吟”等具体景象,进一步描绘了山水间的幽静与生机,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登高望远的向往与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多变,诗人运用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将山水间的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以及对登高望远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王维一生热爱自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游历山水之间时,被眼前的美景所触动,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在唐代,文人墨客常常游历名山大川,以诗画寄托情怀,王维也不例外,他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也展现了唐代文人追求自然、向往自由的精神风貌,这首诗也反映了王维在艺术创作上追求意境深远、语言优美的艺术风格。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