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紫胡山居
唐·无名氏
金佛不度炉,人来访紫胡。
云深松径远,水浅石苔芜。
野老闲相语,樵夫独自行。
此中真意趣,何必问尘途。
作者简介
此诗作者为唐代无名氏,由于历史久远,其具体身份已无从考证,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涌现出大量杰出诗人和作品,但也有一些佳作因流传过程中的信息缺失而未能留下作者姓名,这些作品同样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译文
金佛无法从香炉中超脱,有人前来探访紫胡山居。
云雾缭绕,松林小径深远难寻,溪水浅浅,石上苔藓丛生。
山野老人悠闲地交谈,樵夫独自在山路上行走。
这里蕴含着真正的意趣,何必去追问尘世的道路呢?
释义
“金佛不度炉”寓意着世俗的财富和地位并不能带来精神上的解脱;“人来访紫胡”则点明了主题,即有人前来探访这幽静的山居之地。“云深松径远,水浅石苔芜”描绘了山居环境的清幽与宁静;“野老闲相语,樵夫独自行”则通过人物活动进一步渲染了这里的闲适与自在。“此中真意趣,何必问尘途”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超脱。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幽远的山居图景,诗人通过金佛、香炉、云深、松径、浅水、石苔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氛围,通过野老闲谈、樵夫独行的场景,展现了山居生活的闲适与自在,结尾处“此中真意趣,何必问尘途”更是点睛之笔,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虽然无法确定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但从其内容和风格来看,很可能是唐代某位隐士或文人所作,唐代社会风气开放,文化繁荣,士人阶层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尤为强烈,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它反映了唐代士人追求精神自由、超脱尘世的生活理想,这首诗也体现了唐代诗歌注重意境营造、追求言外之意的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