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咏海
唐·李绅
擎天八柱开黄道,障海千寻掣巨灵。
风起浪翻如黑海,日斜云卷似苍岭。
潮生浦口蒹葭暮,日落城头鼓角鸣。
长与钱塘作盐客,海山深处夜闻鲸。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绅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绅,唐代诗人、文学家,字公垂,无锡(今属江苏)人,他早年家境贫寒,曾入寺读书,元和元年(806年)进士及第,后历任校书郎、国子助教等职,他的诗风平易近人,语言通俗流畅,对后世的白居易、元稹等人的新乐府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李绅还是一位关心民间疾苦、敢于揭露社会矛盾的诗人。
译文
八根擎天巨柱撑开了黄道(指天穹),千寻高的巨灵神(神话中的大力神)在阻挡着汹涌的大海,风起时,海浪翻滚如同黑色的海洋;日斜时,云彩卷起仿佛苍茫的山岭,潮水涌到浦口,蒹葭(一种水草)在暮色中摇曳;日落时分,城头上鼓角齐鸣,我长期在钱塘做盐客,在海山深处夜晚常能听到鲸鱼的叫声。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大海的壮阔景象和诗人的生活经历,首联以“擎天八柱”和“障海千寻”的夸张手法,展现了大海的浩瀚无垠和神秘莫测,颔联通过“风起浪翻”和“日斜云卷”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海上的变幻莫测,颈联则转向对海边景象的描绘,潮水、蒹葭、日落、鼓角,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海边风景画,尾联则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经历,以及他在海山深处的生活感受。
赏析
这首诗以大海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大海的壮阔和神秘,诗人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将大海的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诗人还通过描绘海边景象和自己的生活经历,表达了对大海的敬畏和热爱之情,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绅在钱塘做盐客期间,作为一位长期在海边生活的诗人,李绅对大海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深刻的认识,他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大海的敬畏和热爱之情,还展现了自己在海山深处的生活经历和感受,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以及他们通过诗歌表达内心情感和思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