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从天上堕支机,似向瀛洲擘琼岛。的解释

诗词原文

游仙词

疑从天上堕支机,似向瀛洲擘琼岛。的解释

唐·韦庄

疑从天上堕支机,似向瀛洲擘琼岛。

云度玉绳低影转,风传银汉细声流。

楼台彩结倚晴空,箫鼓喧阗入夜愁。

若见仙姬相借问,刘郎今在凤凰楼。

作者及朝代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作者简介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经历了唐末的动荡与五代十国的纷争,他的诗歌多反映战乱现实和个人情感,韦庄的词风清丽温婉,多描写闺情离思,情感细腻,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译文

仿佛是从天上坠落的织女的支机石,又像是从瀛洲仙境中分裂出来的琼楼玉岛,云彩飘过,玉绳星低垂,光影随之转动;微风传来,银河细语,声音在夜空中流淌,楼台彩结高耸入云,晴空之下,箫鼓之声喧天,夜晚却带着一丝愁绪,如果遇见仙女,请代我问候,刘郎(诗人自指)如今身在凤凰楼。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仙境般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向往仙境生活的情感,首联以“疑从天上堕支机,似向瀛洲擘琼岛”开篇,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出仙境的神奇与美丽,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颔联进一步描绘仙境中的自然景象,云影、风声,都显得那么神秘而迷人,颈联转而写人间的楼台彩结、箫鼓喧天,与仙境形成对比,暗含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对仙境的向往,尾联则以“若见仙姬相借问,刘郎今在凤凰楼”作结,表达了诗人渴望与仙境中的仙女交流,倾诉自己内心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以游仙为题,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神秘与美丽的仙境世界,诗人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将仙境描绘得栩栩如生,令人神往,诗人也巧妙地将仙境与人间进行对比,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的时代,诗人身处乱世,深感人生无常,对现实社会充满了不满与无奈,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创作游仙诗来寄托自己的情感与理想,表达了对超脱尘世、追求自由与美好生活的渴望,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它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