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影欲浮春水舫,柳花多傍夕阳楼。的释义

诗词原文

春日楼景

梅影欲浮春水舫,柳花多傍夕阳楼。的释义

唐·许浑

梅影欲浮春水舫,柳花多傍夕阳楼。

烟波澹荡摇空碧,丝竹悠扬醉眼眸。

燕子归来寻旧垒,桃花开处见新流。

谁人得似风光好,处处笙歌满画楼。

作者简介

许浑,唐代诗人,字用晦(一作“仲晦”),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有“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之语,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田园、山水、怀古、送别、行旅为多,五七律尤工,著有《丁卯集》。

译文

梅花的影子仿佛要漂浮在春水上的船舫之中,柳絮则多依傍着夕阳映照下的楼阁,烟波荡漾,天空碧蓝如洗,丝竹之音悠扬,令人沉醉于这迷人的眼眸之景,燕子归来寻找昔日的巢穴,桃花盛开之处可见新的溪流,谁能像这风光一般美好,处处都是笙歌,画楼中充满了欢声笑语。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楼景图,首联以“梅影”与“柳花”为引,展现了春天特有的景致,梅花与柳絮相映成趣,一静一动,一实一虚,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颔联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宁静与美好,烟波荡漾,丝竹悠扬,营造出一种闲适的氛围,颈联通过“燕子归来”与“桃花开处”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尾联则以“谁人得似风光好”的设问,表达了对这美好风光的赞美与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楼景的宁静与美好,通过梅花、柳絮、烟波、丝竹、燕子、桃花等意象的巧妙运用,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诗人以景寓情,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赞美,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诗人在春日里游览某处楼阁时,被眼前的美景所触动,从而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诗人通过对春日楼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赞美,这也反映了唐代诗人普遍追求自然美、生活美的审美情趣。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