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流至踵的成语解释

汗流至踵的成语解释是指汗水流得从脚跟滴落,形容极端疲惫或极度恐惧、紧张的状态,通常用来描绘人们因过度劳累或处于极度紧张情绪下,汗水大量分泌,流淌至脚跟的生动情景。

1、汗流至踵的释义

汗流至踵的成语解释

汗流至踵是一个成语,形容人极度劳累或紧张时,汗水从头上流到脚跟,形容出汗非常多,劳累至极的状态。

2、汗流至踵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内篇·养生主》中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虽然原文中并未直接出现“汗流至踵”四字,但后世根据《庄子》中描述的劳作艰辛、精神集中的意境,引申出“汗流至踵”来形容极度劳累的状态,故可视为文化意义上的出处。

3、汗流至踵的例句

他连续工作了十几个小时,早已汗流至踵,疲惫不堪。

4、汗流至踵的分解解释

- 汗:指人体因热或劳动等原因而排出的水分。

- 流:表示液体移动或滴下的动作。

- 至:到达的意思。

- 踵:指脚后跟。

5、汗流至踵的成语用法

作为形容词短语,用于描述人物因极度劳累或紧张而大量出汗的状态,通常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强调人物的辛劳或努力。

6、汗流至踵的示例

在炎炎夏日,农民们在田间劳作,个个汗流至踵,却依然坚持着,只为那一份丰收的希望。

7、汗流至踵的近义词反义词

- 近义词:挥汗如雨、汗流浃背、汗如雨下等,都形容出汗很多,非常劳累的样子。

- 反义词:悠然自得、闲庭信步等,形容轻松自在,不费力气的状态。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