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霞暗逐孤鹜急,落日遥映层峦晖。出自哪首诗?

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钱起的《晚泊湘江作》,以下是详细的解析:

残霞暗逐孤鹜急,落日遥映层峦晖。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晚泊湘江作

唐·钱起

万里行舟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潇湘水阔烟波渺,楚客思乡几处情。

残霞暗逐孤鹜急,落日遥映层峦晖。

何处渔歌惊宿鸟,孤舟微月对枫林。

作者简介

钱起,唐代诗人,字仲文,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七年(748年)进士,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与郎士元齐名,世称“钱郎”,诗与刘长卿齐名,并称“钱刘”,与刘长卿、韦应物并称“三杰”,其诗清丽雅秀,尤善写景,常作投赠应制之作。

译文

在广阔的湘江上漂泊万里,我吹起长笛,心中与白鸥结下了不解之缘,潇湘江水宽广,烟波浩渺,我这个漂泊的楚地客人,心中充满了思乡之情,残霞渐渐隐去,孤鹜急速飞翔,落日余晖远远地映照着层层叠叠的山峦,何处传来渔歌,惊起了栖息的鸟儿,我独自乘着孤舟,在微弱的月光下,面对着枫林。

释义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湘江晚泊时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残霞暗逐孤鹜急,落日遥映层峦晖”两句,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傍晚时分江边的美景,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乡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湘江傍晚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残霞暗逐孤鹜急,落日遥映层峦晖”两句尤为精彩,不仅画面感强,而且寓意深远,残霞与孤鹜、落日与层峦的对比,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寓含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家乡的思念,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创作背景

钱起在唐代是一位以写景见长的诗人,他善于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漂泊异乡、远离家乡时所作,在湘江晚泊时,他看到了眼前的美景,同时也触发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情感的诗,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