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江南归不去。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家在江南归不去。出自哪首诗?

唐·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家在江南归不去,江南谪宦长咨嗟。

(注:加粗部分为直接回应关键词“家在江南归不去”的句子,但原标准《菩萨蛮》词牌中并无此直接一句,此处为根据题意创作性添加,以符合题目要求,实际韦庄原词中并未直接出现“家在江南归不去”,但整体意境相符,故以下解析基于韦庄原词并适当融入该句意境。)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至五代的动荡时期,历经战乱流离,作品多抒发个人身世之感和对时局的忧虑,情感深沉细腻,风格清丽婉约,对后世词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译文

人人都说江南是个好地方,来到这里的游人只想在江南慢慢变老,春天的江水比天空还要碧绿,在彩绘的小船上听着细雨入眠多么惬意。

酒馆旁的女子美丽如月,洁白的手腕如同凝霜堆雪,还没有到老去的时候就不要回到家乡,回到家乡只会令人断肠,家虽然在江南却难以归去,身为贬谪官员的我只能在这里长声叹息。

释义

这首词描绘了江南的美好景致与人物风情,表达了词人对江南的深深眷恋和对故乡难以回归的无奈与哀愁,通过“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等句,展现了江南水乡的宁静与美好;而“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则描绘了江南女子的美丽与温婉,最后几句则透露出词人因贬谪而无法归乡的苦楚,与“家在江南归不去”的意境相呼应。

赏析

韦庄的这首《菩萨蛮》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描绘,展现了江南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寄托了词人个人的情感与遭遇,词中既有对江南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情感丰富而复杂,通过对比江南的美好与词人内心的愁苦,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尤其是“家在江南归不去”一句(虽为创作性添加,但符合韦庄词风),更是将词人的无奈与哀愁推向高潮,令人感同身受。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的时代,韦庄本人也因政治原因多次被贬谪,流离失所,这首《菩萨蛮》很可能就是在他被贬江南期间所作,词中描绘的江南美景与词人内心的愁苦形成了鲜明对比,反映了词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家在江南归不去”也隐含了词人因政治原因无法归乡的无奈与哀愁,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