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曲任教弦有误,赋诗何必句能工?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闲居杂兴

听曲任教弦有误,赋诗何必句能工?出自哪首诗?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闲居日日得闲情,听曲任教弦有误。

赋诗何必句能工,饮酒何须杯尽覆。

世事纷纭任所之,此身闲放逐无涯。

清风明月皆知己,绿水青山是旧家。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诗歌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

译文

闲居的日子里每日都能享受到悠闲自在的心情,听音乐时任凭琴弦有误也不去计较。

写诗又何必追求词句的工整呢?喝酒又何必非要把杯子喝倒呢?

世事纷繁复杂就任凭它去吧,我这闲散之身可以无拘无束地放逐天涯。

清风明月都是我的知己,绿水青山是我旧时的家园。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在闲居生活中的悠然自得和对世事的淡泊态度,他不在意音乐的完美,不追求诗句的工整,也不强求饮酒的尽兴,而是享受生活的每一刻,与自然和谐共处,将清风明月视为知己,绿水青山作为归宿。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闲居生活的悠闲自在,展现了白居易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诗中“听曲任教弦有误,赋诗何必句能工”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艺术欣赏和创作的随性态度,不拘泥于形式,更注重内心的感受,而“世事纷纭任所之,此身闲放逐无涯”则体现了诗人对世事的豁达和超脱,不愿被世俗所累,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宁静。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晚年闲居时期,白居易一生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晚年他选择退隐山林,过上了闲居生活,在这段时期,他写下了许多反映闲居生活和内心感受的诗歌,这首《闲居杂兴》就是其中之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白居易在晚年生活中的宁静与淡泊,以及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